范高亲子沟通成长工作室
范高亲子沟通成长工作室

人到中年,重新出发。

February 16, 2022

小时候,每次我去姥爷家,

他都会摸着我的额头说,

“菲菲长大肯定是个科学家!”

没错,菲菲就是我的小名。

当时的我根本没当这话是回事儿。

我怎么可能去研究科学呢?

我才不想当科学家啊!

去年我从哥大发展心理学硕士毕业,

在Robert Siegler教授的启发下,

对认知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开始着手参与实验数据的分析,

也有机会亲自设计和执行实验,

甚至作为第二作者递交一篇待发表的论文。

上周我收到了心理学博士录取通知,

我竟然有点感慨小时候姥爷的话,

“菲菲长大肯定是个科学家!”图片

是的朋友们。

我,

一个快要35岁的二胎妈妈,

穿梭于两娃学校和家里,

嘶吼在钢琴和大提琴之间的中年人,

要重返校园了!

这一纸录取通知,

也算是给2021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年终总结我也一直拖着没写,

现在就梳理一下,

给关心我的朋友们一个交代。

1. 卖房

我跟先生把我们的小公寓卖了。

结婚,换工作,生小孩,换新车……

小公寓见证了我们5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去年我们决定卖掉它,

做些其他的投资和理财。

2. 搬家

因为孩子们上学的缘故,

我们搬到了曼哈顿。

岛上寸土寸金,

只得断舍离,

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

从两台车降级到一台车。

还记得刚开学那几天,

我每天早晨送完孩子开车,

花1个半小时回家整理东西,

两小时后又开车返回接孩子。

心急火燎,

竟然也没瘦下来!

3. 新乐器

哥哥在学校开始接触大提琴。

每周二周五早晨,

我会打开视频,

跟哥哥和他的大提琴老师一起,

上课,做笔记。

慢慢的,

我就成了大提琴“口技大师”------

只会口头指导的大提琴老师。图片

回想起我14岁考完钢琴十级,

竟也是一位不会弹琴的琴童妈妈指导的。

可见每位陪练的琴童妈妈,

都有成为“名师”的潜力!

新乐器也成了我家的宝贝。

大提琴金贵这是我之前没想到过的。

每次拿出来和放进去都特别麻烦,

重不说,还得轻拿轻放,

一不小心就碰歪了弦。

为了它还特地买了个加湿器,

每月都得跑几趟提琴行修琴。

算了,既然选择了,

就硬抗着吧!

4. 申请博士

去年3月份,

我作为第二作者递交了一篇论文,

是我在哥大读研期间的一项实验。

4月哥大的心理学论坛,

我把这项研究拿到论坛上展示。

展示完后回答老师和同学提问的时候,

我突然意识到我对这个研究是多么热情,

我非常享受回答问题的过程,

非常享受问题给我带来的思考,

非常享受把我的研究介绍给别人。

在那个时刻我真的不忍心,

因为毕业而放弃继续这个研究。

去年10月份,

这篇论文收到出版社的反馈,

我着手一些数据上的处理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

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做研究的决心。

所以我在感恩节后递交了读博申请,

算是完成了2021年最后一件大事。图片

哦对了,我的头发也长了。图片

我们总是给年龄附加了很多意义,

感觉到了三十几岁,

就应该是安定的工作和生活。

我是幸运的,

我庆幸我的选择是自由的。

是没有年龄、家庭、观念束缚的。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问:

“从30岁开始学大提琴还来得及吗?”

其中一个回答说:

“等到80岁,你已经拉了50年了,多棒呀!”

年龄永远不是问题,

问题是你是否在乎别人的评头论足,

希望大家对妈妈们的选择都多些支持!

祝虎年顺意!

范高

2月15日于纽约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