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高亲子沟通成长工作室
范高亲子沟通成长工作室

我为什么不给孩子"鸡"中文课

April 12, 2022

上周四我给纽约公立学校家长讲座,

题目是支持移民家庭的文化融合。

有家长问我,

“如何看待双语班或者孩子学中文?”

无独有偶,我在丹佛的表妹也问我,

“有个双语私立学校,

沉浸式学中文,

值不值得上呀?”

那我就一起来说说,

我对于海外小朋友学中文的看法。

可能跟很多父母都不一样,

但希望能给你不一样角度的参考。

Image

1. 学语言,归根到底是花时间

首先我承认,学中文的好处很多,

我也理解很多父母希望通过学中文,

加强孩子的身份和文化认同。

但我们必须清楚面对的一点是:

学语言是一门很耗时间的事情。

尤其是中文,

没有像自然拼读之类的规律可循,

看起来像双胞胎的两个字,

读起来可能大相径庭。

这就需要孩子花大量时间,

反复记忆,不停练习,重复书写。

孩子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那么我们家长需要做出的选择是:

你希望孩子把时间花在练习中文上,

还是培养另一门技能上?

比如弹琴打棒球学游泳下象棋?

学语言跟以上技能都差不多,

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那既然如此,

家长就一定要做出决定,

舍弃一些东西,

把握另一些东西。

所以让孩子学中文无可厚非,

家长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可以理解,

只要你认真思考,

你愿意让孩子把时间花在学中文?

你愿意放弃一门技能的培养和练习?

你认为学中文比其他兴趣更重要?

Image

如果你想让孩子提前准备爬藤,

那是把时间花在学中文上呢?

还是练习打高尔夫或者拉小提琴?

或者奥数和国际象棋?

育儿没有对错,

只有选择。

你为孩子选择哪条路,

就要承受这条路的代价。

不妨对着镜子大声说:

我想让孩子学好中文,

因为学中文可以……

如果你能讲出你认为充分的理由,

那么你已经做好准备,

放弃其他技能的培养,

专攻中文。

2.为什么孩子越大学中文越难?

当你做了让孩子学中文的决定,

四五岁的孩子似乎非常乐在其中。

大约十几年前我在一所小学教中文,

每周六我跟一群五六岁的小朋友,

唱唱中文歌,读读中文故事,

再写几个简单的中文字,

孩子们似乎并不排斥。

然而当你强迫初高中的孩子学中文,

只能得到在中文课上说英文的结果。

为什么呢?

当你问大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中文,

十个里面有九个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Because it's useless. 

没有用呀!

在美国学中文跟在中国学英文不同,

在中国有全班同学跟你一起学英文,

有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考试,

还有高考的英文科目,

时时刻刻让你把英文放在首位。

海外孩子没有这样的“中文环境”。

周围的同学不说中文,

考试没有中文,

就算是家里的兄弟姐妹,

几乎也都是英文交流。

听说还能勉强维持的孩子,

在读写方面完全等于文盲。

想想在孩子幼时投入的学中文时间,

不免觉得可惜。

Image

3.学不好中文的根本原因

归根结底,

孩子不爱学中文,

或者学不好中文的最根本原因,

一是缺乏内在动力;

二是缺乏语言需求。

生存的环境用不到这门语言,

而掌握这门语言又需要大量的时间,

枯燥的练习让孩子望而却步,

谁会去练习几乎用不到的语言呢?

我想应该有很多女生朋友,

在高中或者大学的时候学过韩语。

记得二十几年前韩流来袭,

花上几百块报一门韩语课,

似乎是当时特别流行的“自鸡”。

也不知道为啥,

可能是为了某天看到偶像,

能够自信地喊出:

阿尼啊塞哟!

Image

那时,没有人强迫你学韩语,

也没人能阻止你每天背单词看韩剧。

就算你根本用不到阿拉伯语,

有多少孩子为了考到一所好大学,

哼哧哼哧地把小语种学了个通透,

就为了曲线救国进入211?

Image

要么孩子有心,

要么语言有用,

否则多少努力都几乎白费。

Image

4.双语私校可选吗?

美国有一些中英双语的私立学校,

沉浸式中文,

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中文环境。

但在选择双语私校前

父母需要想清楚的是,

你选择私立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这个学校教中文吗?

我个人不反对家长为孩子选私校,

但我认为选择私校的原因应该是:

课程设计,师生比例,

课外活动,家庭组成。

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与你相符。

课程设计是不是科学合理?

课堂是小而精还是大而泛?

课外是否有乐器和体育培养?

其他的学生家庭来自什么样的背景?

学校是自由式还是严格式教育?

这些是我考虑私立的因素,

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学校提供中文课。Image

5.放下执念,放过自己

我听过一些故事,

小孩子因为学中文跟家长起冲突,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上中文课,

父母强迫孩子在家里说中文,

孩子因此不愿意跟父母交流。

我逃不掉,还躲不掉吗?

亲子关系因此疏远,

甚至出现裂痕。

其实我想说的是,

是否以自己的文化为荣,

是否接纳自己的传统和血液,

不是以是否会中文来决定的。

这是由孩子从小到大的

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决定的。

海外华人家庭中长大起来的小孩,

那些“不以自己是华人为荣”的ABC,

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中文,

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

自我身份和自我认同教育的缺失。

关注自己的情绪,

接纳自己的经历,

认识自己的能力,

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认识自己,

肯定自己的价值。

所以我认为,

父母没必要纠结

如何让小孩学好中文这件事。

多关注孩子的感受,

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理解他们,关爱他们,

跟他们多聊天,

感知他们的困扰,

帮他们走出对自我认知的迷雾,

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毕竟,

关于对自己的认识,

是一个人毕生的课题。

Image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